連假前額外請了兩天假回嘉義玩三天兩夜。 照片是火車站附近的獨立書店島呼冊店。 我出生沒幾天就被抱回我媽在嘉義的娘家,被阿公阿嬤和阿姨和這個老城市養到四歲,如果不是抽到在當時中獎率超低的公立托兒所而被爸媽載回臺北,我想我應該會直接在這裡生根變成嘉義人吧,會騎歐托拜上阿里山,而不是當觀光客騎Ubike被卡在市場車陣裡。 不過也許因為距離,感受到嘉義的變化令人驚奇。2019年底回來一趟便覺嘉義和幾年前感受又大不同了,這次回去也再去造訪許多街坊小店,愛極其中新舊並陳的氛圍,閒適又熱情。 記憶中的老家終年如夏,早晨家裡一邊拉開店門一邊打開電視吃早餐,去頂樓澆花,近中午陽光極強,阿嬤帶著袖套騎著摩托車穿越市場,帶回雞肉飯或白醋涼麵當午餐,也常常帶回一袋綠豆粉粿大家分吃,一邊吃一邊看股票,午後吹著電扇,街道巷弄也被曬得昏昏欲睡,熱到不行時就到旁邊巷子去買綿綿冰、豐仁冰或十元的塑膠瓶裝紅茶與冬瓜茶,或者睡一覺,晚上變涼有時走去文化路夜市,玩套圈圈或撈魚,吃炒鱔魚麵配柴魚湯,回家看電視和洗澡,一天就這樣過了。 有時候會想如果是在這裡長大不知道自己會變成怎樣的人呢。也會想正因為小時候是這樣過日子,無論如何都注定會愛上什麼都不做,被夏季氣味懶懶地包裹的生活。或許也會是差不多的人吧。(?) 這次回來看到老家已經改租給手機維修站,整個裝潢得快認不出;以前常去的興中街柑仔店也收掉了,冰店也是。但造訪了批踢踢咖啡板的豆子名店kakalove;賣豆腐的獨立書店島呼冊店;藏在巷子的超美老宅簡餐穀谷;上次只來逛文具店但其實東西也好吃到不行的Dadala cafe;上次來逛這次又來買鵝油的湯城;從小吃到大的黃記涼麵涼圓,另外新開的美術館空間也令人太驚艷了,也喜歡這次博物館的常駐嘉義介紹展,有各種四五六零年代的嘉義生活展示。總之還是覺得能回嘉真好。不過希望下次可以學會自己騎歐拖拜啦,走路真的太熱了開車又不好停。 (也一直被南部鄉親稱讚臺北人好會走,但臺北人只是太廢了被大眾運輸慣壞到連GOGORO都不會騎。) 最後筆記下島呼的椅子五告速喜,下次回嘉也想再來。
0 Comments
Leave a Reply. |
Someone, Somehow, Somewhere
CategoriesArchives
October 2023
|